4月25日-29日
2024中关村论坛圆满举办
身着科技蓝、服务体贴的志愿者们
令人印象深刻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蓝水滴
400&&300&&0&&上传文件成功后自动生成
视频/直击国科大学子志愿现场(点击放映)
图/国科大“蓝水滴”志愿者照片
在此期间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自12个学院的
30位“蓝水滴”志愿者
穿梭在技术交易大会会场的各个角落
服务3000余人次
他们
无惧炎热、无畏风雨
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乘车前往会场
踏着深夜星辉回到学校
场外、场内引导,秩序维持
安检、验证,会务支持,物资搬运......
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他们
以“专业、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
在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大会上
无微不至做好各环节全方位服务保障工作
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他们
以“论坛青年”的身份
谱写了属于他们的精彩乐章
关键词:全身心投入
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
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中关村论坛的志愿服务。我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和核实信息。每天,我都需要为数百名参会嘉宾提供服务。我深知每位嘉宾可能只会接受一次引导,因此即使百分之一的失误也可能对他们造成百分之百的误导。出于这个原因,每个工作日,我都全身心投入,确保为嘉宾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最后,我要为中关村论坛点赞,这次经历让我收获满满!
关键词:热情
培养单位:化学科学学院
作为志愿者,通过参与本次中关村论坛,我们不仅能深入接触前沿科技,还能为其顺利进行贡献一份力量。在担任志愿者期间,我的工作职责包括引导参会者,我总是热情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且还会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尤其是对于那些语言不通的海外参会嘉宾。我始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细微贡献,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获益良多
培养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春不因山海为遥远,志向献给家国未来”。参与 2024 年中关村论坛的几天里,我获益良多。我不仅为论坛的顺利举行做出了一点贡献,还得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并结识了一群有趣且优秀的伙伴。即使往返的车程超过了 3 个小时,我们仍能克服各种困难,准时抵达,全身心投入。清晨的闹钟、车窗外的风景、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以及镜头下的我们,这些不仅是我们青春的写照,也是美好志愿的珍贵记忆。
关键词:担当
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在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会客厅,我们组负责接待各区领导和管控会场人员进出,我们始终保持热情专注,给予周到的接待。同时,我们严格把控会场秩序,确保与会者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交流。在解答嘉宾问题时,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疑释惑。我深知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代表着国科大志愿者的形象,因此我时刻保持着良好的服务态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的内涵。未来,我将继续以担当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单位: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我们小组在此次活动中负责的是报告厅的相关工作。活动期间,我们不仅积极协助主办方成功举办了多项重要活动,还汲取了许多新知识,拓宽了眼界。对我而言,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需求。感谢此次论坛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颖的观念和方法,作为一个刚进入科研阶段的学生,我期待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为推动科研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提升
培养单位: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作为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大会专场活动的志愿者,我有幸亲眼见证了众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代表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展示了科技改变世界的无限可能。作为宴会厅专场活动的组长,我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这大大提升了我的领导力。亲身参与引导嘉宾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我更加认识到世界的多元与包容,同时也更加珍惜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感谢中关村论坛这个平台。
关键词:传递爱心
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
我们小组在会议期间主要负责技术交易大会多功能厅的会务支撑工作。这次志愿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小组成员们纷纷感慨在专场活动中受益匪浅。我们不仅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盛会和不同类型的会议活动,同时在大型活动接待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了奉献精神的意义: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帮助他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代表着对社会深切的关怀。我们坚信,用行动传递爱心,用热情点亮希望!
关键词:沟通
培养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我负责为展位上的工作人员和嘉宾提供引导和帮助。工作过程中,我不仅有幸目睹了各展位展示的前沿科技成果,还亲眼见证了不同领域专家们在展位前进行热情地交流。在与嘉宾的交流过程中,我学习到了沟通的技巧,更体会到了沟通的魅力。未来,我希望能够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并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给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志愿者名单(按报名顺序排列)
张 祯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焦来强 资源与环境学院
邱英俏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张玉婕 生命科学学院
欧阳赟 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艺菲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富增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梁雅琦 生命科学学院
李思源 资源与环境学院
唐明浩 光电学院
褚 发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王晨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梁坤杰 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洪浩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王令辉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高昊烨 生命科学学院
李明航 化学科学学院
邢书妍 资源与环境学院
叶 岩 化学工程学院
连婉怡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刘王军 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 想 医学院
黄晓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杨 明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万 博 生命科学学院
张艺腾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何 焓 化学科学学院
郭 旸 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雪婷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江奕琨 化学科学学院
“水滴”看似渺小
但当所有的“水滴”们汇聚在一起
便汇成了大海
不负春光,一起向未来
不负青春,齐心贡献力量
感谢你们,亲爱的“蓝水滴”
让国科大志愿服务之名更加闪耀!
图文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
视频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
责任编辑| 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