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淳在演讲中
孙小淳与学生交流
同学提问
讲座现场
2014年9月23日19:00,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的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二期于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开课。本次讲座题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天文学”,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小淳主讲。
孙小淳从“我们能感觉自身的存在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一问题切入,阐述了天文学的重要意义。开场便激起了同学们对天文学的兴趣与热情。
随后,孙小淳围绕中国古代如何进行天文学观测、取得了什么成就、天文学同社会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做了深入浅出的细心讲解。介绍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时,孙小淳以手臂为模型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天文仪器的工作原理,此举赢来阵阵掌声。同时又不断引导同学们发问,使整个会场充满轻松活跃又不乏严谨的氛围。
最后的互动阶段中,孙小淳耐心的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中国古代历法的疑问,为这次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古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探索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还启发同学们向不曾关注的领域探索,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主讲人介绍:
孙小淳,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天体物理学)、理学硕士(天文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荷兰皇家科学院分子与原子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史委员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长期从事天文学史、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研究。著有《汉代星空》(英文版)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