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引领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我校组织学生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祖国各地,结合当地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知行结合的实践课堂中贡献青年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报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实践风采吧!
为传承弘扬建党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勇攀科技制高点,2025年9月5日宁波材料所实践团赴四川绵阳,开展“润心启志,培根铸魂”学习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谭德政纪念园和“两弹城”,在学思践行中坚定科研信念,根植科技报国志向。
01 参观谭德政纪念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9月5日,团队来到谭德政纪念园,参观了谭德政烈士事迹陈列室和纪念作品陈列室。谭德政烈士是土地革命时期绵阳地方学运、农运领导人。1933年10月,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始终坚守党的秘密,英勇就义,年仅28岁。
通过瞻仰烈士雕像、参观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大家从革命先辈感人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投身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
02 参观“两弹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9月6日,团队一行人来到位于绵阳市梓潼县的“两弹城”。“两弹城”建是继青海221基地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曾是我国核武器研发的重要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16位院士、2万余名科研工作者当年在梓潼“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两弹一星”事业的艰辛历程中留下无数红色事迹。
随后,团队参观了邓稼先院士诞辰100周年主题展,了解了邓稼先院士不凡的生平事迹。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领导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因受到核辐射身患癌症逝世,被誉为“两弹元勋”。队员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
03 学思践悟报国志,勇攀高峰担大任
童欣雨
此次实践活动,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涤荡。它让我明白,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先辈在漫长的岁月里替我们负重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不必经历战火,但这种精神仍需赓续传承。我们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将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张耘箫
当前世界发展迅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险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员,先辈们用他们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那么在新时代,我们有责任接续奋斗,扛起属于我们的时代使命。接下来,我们将汲取先辈的精神力量,继续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集中力量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材料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王浩田
站在大国功勋浮雕前,我们高喊“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誓言,不仅是致敬,更是承诺。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必将传承红色基因,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初心,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是宁波材料所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引领国科大青年学子加强“两弹一星”精神学习的生动实践。活动以"实地研学+思想淬炼"为抓手,系统梳理了从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铸盾"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铸剑"的精神谱系,为培养新时期德才兼备的高水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夯实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