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空调房走入“桑拿房”——看国科大学子与“菜篮子”的故事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现科苑学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各领域的风采,校团委推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短视频系列展。本期视频主要介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组-方运霆研究员团队成员,在山东寿光设施农业中心开展的试验工作。

本期讲述人介绍

     1. 李雪,女,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组-方运霆研究员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田土壤氮循环

     2. 王莹莹,女,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组-方运霆研究员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索氮沉降的变化如何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背景介绍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蔬菜种植模式,具有高产、高效、节约资源等优势,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食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设施蔬菜面积占全球80%以上。

     然而,为了追求产量及利润最大化,农户们通常过量灌水施肥,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土壤酸化、水污染和土传疾病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同学们积极投身于科研实践,深入实地,开展了针对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中氮素排放的研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视频,深入了解国科大学子与“蔬菜大棚”的故事吧!

 400&&300&&0&&bc26708d-2c20-44ef-9f69-c0da72abd480

     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闷热难耐的蔬菜大棚里,国科大学子深入田地一线的身影时隐时现。

     夏季休耕期的高温“闷棚”技术,是缓解土壤环境问题的好方法。为更全面地了解“闷棚”期间气态氮排放的具体机理及其规律,需要在气温高达50℃的“闷棚”期间,开展大棚内土壤含氮气体排放的监测、采样工作。

     极端的温度、恶劣的条件、艰苦的任务,未曾阻止国科大学子深入科研的步伐。在晨光熹微之际、夜阑人静之时,她们始终坚守岗位,夜以继日穿梭于大棚之间,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蒸腾热土上,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们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对于全面理解气态氮排放的机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填补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中氮气排放原位监测的领域空白,而且为评估该生产系统对环境影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其工作与研究,为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展现了国科大学子的科研热情与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