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做客国科大思危大讲堂

  12月2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思危大讲堂迎来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他以“新时代与新青年”为题,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与国科大的学子们进行了精彩分享。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主持了本次报告。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做客思危大讲堂

                                                                                                         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主持报告

  开讲之前,傅振邦讲述了自己与国科大的渊源。傅振邦2004年至2007年师从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已故老院长成思危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多次到国科大中关村校区参加研讨,因此与国科大结缘。

                                                                                                                   会场座无虚席

  报告中,傅振邦首先谈了自己对十九大的总体观察和感受。傅振邦指出,党的十九大举世瞩目,因为是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观察十九大、学习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认识、理解、领会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以及世界意义,按照中央的要求学懂、弄通、做实。进而,傅振邦具体阐释了十九大在上述五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十九大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出了自己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进一步增强了全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全党核心的地位,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将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深度筹划,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傅振邦指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也反映了我国的政治成熟与制度优势。五年一度的党的代表大会“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直到1977年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才每五年一次固定下来。通过五年一次的党的代表大会,对党和国家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新的形势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谋划,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党的一个制度优势。而且每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也表明国家的政治生活走在正常的轨道上,并且从十二大到十九大,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已经走向了相对成熟的阶段,能够真正按照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进行系统的长期的规划,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随后傅振邦把话题转到了本次报告的重点:新时代与新青年。从一百多年前陈独秀提出那个时代的新青年的标准,到李大钊对时代青年发出时代号召,再到毛泽东等当时的一批热血青年投身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历史证明,青年永远是时代的先锋,每个时代的青年一定是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的。一百多年后,党的十九大正式做出一个重大的政治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怎么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看待新时代与当代青年的关系?怎样去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傅振邦就这三个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首先,怎么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傅振邦认为,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主观上的政治判断。客观上,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篇章。过去的一百年,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30年,1919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9年,1979年到2012年,可以说是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担负了不同的时代任务,有其主导思想和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大之后,从2012年一直到本世纪中叶,这第四个三十多年,则是中国真正从站起来、富起来、赢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是一个新时代。做出这样的判断判据有三:从2012年开始,过去五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本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正式概括与广大认可。对于新时代的特质。傅振邦则归纳了四点:第一是大时代,这个时代是伟大的,是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的统一和统揽,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的伟大实践中去,最终目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二是强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规划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要实现强国梦的时代。第三是“心”时代,是指对精神层面、文化层面,要建设得更多,强调得更多。我们的复兴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要站在整个道义价值制高点,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和方向。第四是“赢”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赢得未来,赢得青年,赢得理想目标的实现。

  其次,新时代与当代青年的关系。傅振邦提出,当代的青年,正好是强国一代。新时代塑造青年、造就青年、需要青年。青年的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时代的大势是紧密相连的,这个时代本身是熏陶陶冶塑造青年的,也为青年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可能和空间,但同时也需要青年的奉献与担当。青年要感知、认识这个新时代,要看得到时代前进的方向,要有历史的自觉;要拥抱融入这个时代,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大趋势;要建设引领新时代,时代的发展需要有人冲在前面,更要有主动建设、主动引领新时代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行动。

  第三,如何做时代新人。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总书记也勉励广大的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陈独秀在一百年前提出来的新青年的标准是:人格形态上,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社会观念上,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人生态度上,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民族视野上,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伦理尺度上,是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常识标准上,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借鉴这六个标准,傅振邦认为,当代的新青年,在人格形态上也是自由独立的;在社会观念上是要文明进步的;在人生态度上是要创新精进的;在民族视野上应该是平视世界的;在伦理尺度上应该有价值观自省;在常识标准上依然要讲科学理性。除此之外,当代青年在基本素质上,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傅振邦强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按照习总书记指引的总要求和方向去努力,要按照这个大时代的特质要求去历练自己、提升自己。要勤学,要修德,要明辩,要笃实,要与祖国同成长,真正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到艰难困苦的一线、基层和国家建设的一线和科技攻关的前沿,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把自己个人的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期间,傅振邦以成思危先生为例,讲述了成先生1956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读书时在团员大会上的发言中,讲到自己学习上,政治思想上,锻炼身体上,文学修养上怎么去做,非常具体和详实。傅振邦建议同学们在大学这样美好的时光,向成思危先生这样的先辈学习,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好,把自己的青春才华培育好、发挥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呼吁国科大的学子们,抓住新时代的宝贵机遇,拥抱新时代,引领新时代,争做新青年,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傅振邦引用了习总书记关于青春的一段名言,作为结语,“青春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互动环节,傅振邦耐心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参与、融入、引领新时代,如何分辨新时代,新青年需要哪些历练等问题。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报告落下帷幕。

                                                                                                               国科大学子提问

                                                                                               王艳芬为傅振邦颁发思危大讲堂演讲纪念证书

  报告结束后,傅振邦在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军、团委书记陈睿等陪同下,参观了成思危捐赠图书室和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展,并对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做出了高度评价。

                                                                                                               参观成思危捐赠图书室

                                                                                                             参观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