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青马工程”学员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

     

     如月仲春,旭日东升,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以下简称“青马班”)学员于3月23日前往位于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参观过程中,数千件珍贵的展品和历史图像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八年的悲壮岁月。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亿万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先烈们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而又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

重温抗战历史 回望烽火岁月

     1937年7月7日,震耳欲聋的炮鸣声,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的安宁生活如同宛平城楼一样被轰击得面目全非。在无数爱国志士的不懈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四万万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誓死与日本帝国主义抗争到底。展厅内,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使学员们近距离感受着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那些血淋淋的抗争记录、残破的战斗遗物以及先烈们的雕像,无一不在诉说着抗战初期的悲壮与惨烈”,王瀚一(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本科生)感慨道。“看到先烈们用血肉铸就的新中国,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与憧憬”,他接着说。先烈们铿锵的步伐,澎湃的民族之魂,似乎跨过岁月的长河,回荡在每一位学员的耳边,铭刻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虽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但仍根据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战略需求,派遣十万中国远征军紧急前往缅甸,支援盟军的对日作战行动。这一举动对法西斯军国主义造成了沉重打击,极大程度上助力了反法西斯抗争的胜利。当时,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时刻关注着战争进程,甚至,他还对自己的儿子感叹道:如果没有中国抗日,世界又会变成怎样?这样一句话足以说明中国抗战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的重要意义。徐泺雲(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感慨地说:“‘心系天下,胸怀世界’,这便是上下传承五千余年华夏文明的格局与胸怀啊!即使在自身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中国仍不惜调动大量力量支援国际反法西斯盟军的作战行动,有效遏制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对亚太地区的进一步渗透。”

铭记斗争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

     1945年9月3日,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他们凝聚起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用生命抵御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的安危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也镌刻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范永洁(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对此深有感触:“历史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举在这里交织,让人不禁沉思。每一位为国捐躯的先烈都值得我们深刻的缅怀,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安宁。和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努力奋斗,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在大型浮雕“血肉长城”前,学员们自发地肃立默哀。这份肃穆的静默胜过千言万语,它是对过去沉痛历史的缅怀,是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感激,也是对未来祖国富强的郑重承诺。黄智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表示:“此次参观学习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懈抗击侵略、保卫家国的艰辛历程,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与伟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时,激励青年学子要勇担使命,指出要‘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作为科苑学子,我们要以此次参观为契机,赓续好抗战精神,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民族复兴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奋楫前行、勇担使命,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