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大讲堂回顾 | 王赤院士——星辰大海,扬帆起航

  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校团委指导、校学生会主办、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学生会协办的第84期院士大讲堂于雁栖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圆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研究员为同学们主讲了题为“星辰大海 扬帆起航”的专题讲座,为国科学子打开空间探索的科学大门。

  从乡间仰望星空的孩童遐思,到主导国家重点项目的院士远见;从回顾人类发展空间科学的光辉历程,到描摹我国深空探测的全景蓝图;从对人类与生俱来好奇心的赞赏,到对渺远宇宙探索科学性的展望,王赤院士用兼具学术性与人文情怀的报告为同学们拨云见日,详细解读了求学、求知与求实的科研之路。

内容回顾

1.求学之路

  讲座伊始,王赤院士深情回忆了儿时在湖南的乡间草垛上仰望星空的往事,他带着那一份对浩瀚星河的梦想,走向中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初窥行星科学的面纱,又带着更多的困惑与求知欲走进中国科学院,远渡麻省理工,一步一步揭示外日球层太阳风物理特征,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王赤院士还援引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勉励同学们永远要铭记自己孩提时代的梦想,对大千世界抱有好奇,用好奇心驱使自己在求学之路上坚定前进。

2.求知之行

  作为空间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王赤院士洞察历史,高屋建瓴,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人类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初窥,到NASA操控旅行者二号从太阳系边际向地球的回眸;从1958年帕克提出太阳风理论,到上世纪60-70年代日冕物质抛射、磁层顶、弓激波等自然现象的发现与研究;从1958年美国发射“探险家1号”卫星发现范·艾伦辐射带,到2022年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泊入拉格朗日点寻找宇宙大爆炸中诞生第一缕光的波澜历程;他还介绍了以钱学森、赵九章为代表的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筚路蓝缕,以开荒荆的巨大贡献。

  对于科学的求知欲驱动着人类不断跃入太空,回望这颗孕育我们的星球,探索它与更深邃的宇宙之间无处不在的联系,揭示关于起源的奥秘。

  王赤院士指出,空间科学发展至今,已逐步形成了“空间天文学”、“太阳和空间物理学”、“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和“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五大子领域,是一门具有交叉学科特性的前沿科学,他还介绍了对日观测、探月计划、系外行星探索及外星生命指征探测等前沿热点课题的发展与实施情况,向同学们描绘全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壮阔前景。

3.求实之盼

  在讲座的最后,王赤院士罗列了空间科学与探索孕育1967年以来15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记录,又将其他航天强国发射空间科学卫星的数量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美国430余颗、俄罗斯227颗、欧空局144颗、日本50颗、印度15颗与中国的15颗。这些数字既是对前人开拓空间科学研究领域的赞颂,又寄托了王赤院士的企盼:作为航天大国的我们,必然不甘于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暂时落后,他鼓励同学们投身科学前沿,运用自己的学识,在探索宇宙这项伟大的事业中铭刻中国人的足迹。

  王赤院士还与到场师生们进行了问答互动,在回答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志会研究员关于科学态度与科研体制的问题时,他敏锐指出我们现在亟需克服“只许成功、害怕失败”的科研态度,要容许空间科学在曲折中前进;在与同学们讨论我国探月及载人航天计划的问题时,他自信地宣布我国航天事业必会遵照计划,逐步完成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为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散场后,王赤院士还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签名留念。

总结

  王赤院士主讲的“星辰大海扬帆起航”主题报告回顾了他一心向学,追求真理的科研历程,追溯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对人类探索宇宙做出的卓越贡献,展望了中国人在未来将为空间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机遇和愿景。第84期院士大讲堂圆满落幕,希望我们都能追随王赤院士的脚步,秉求真务实之志,各自奔流入海!再次感谢王院士微妙深邃的讲座,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和到场师生的支持!

 

文字/蒋思诚

图片/蒋思诚